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潍柴第二代矿山动力全家桶!柴油/甲醇/混动/纯电/气体机,全型号实力揭秘

2025-07-13 14:3640

2025年6月20日,新疆昌吉的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产品推介会现场,一台替代燃料动力产品WP17T甲醇发动机被郑重交付给当地矿山客户。这台凝聚十年研发、投入1.2亿元的“大国重器”,以650Ps最大功率、2900N·m峰值扭矩和410g/kW·h超低醇耗的性能参数,刷新了矿用动力的绿色标准。


在矿山动力市场,潍柴进行了多元化能源战略,其打造的“柴油-甲醇-燃气-混动-电动”五位一体动力体系,实现了全场景解决方案的自主可控,在关键技术上根据国内矿山实际工况,精准提供适配的动力支持。

一、柴油动力:王者之基,全面覆盖

潍柴在矿山柴油动力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满足从主流宽体车到超大型矿用装备的核心动力需求。

1.M系列大缸径引擎:打破国际垄断,驱动超大型装备

潍柴M系列构建起覆盖产品有M25、M33、M55等三大平台,涵盖10个系列,排量覆盖19.6L~87.5L,功率覆盖566kW~2800kW,适配55吨~400吨刚性矿卡、90吨~400吨矿用挖掘机、600马力~1000马力矿用推土机等主流大型矿用设备。

· M33平台 - 主力机型自主可控:

· 6M33:适配90吨~100吨矿用挖掘机,最大功率777Ps,最大扭矩3600N·m,最低燃油消耗率191g/kW·h,堪称矿山作业创收利器。

· 8M33:适配125吨~150吨矿用挖掘机,最大功率925Ps,最大扭矩4450N·m,采用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技术,油耗优于同级产品8%-15%,多增压提高瞬态响应性,提升爆发能力。

· 16M33:适配130吨~180吨刚性矿卡,最大功率2000Ps,排量52.3L,最大扭矩8000N·m,可适应-50°C至50°C极限环境温度,全面驱动矿山运输新时代。

· M55平台 - 超大型装备中国动力心:

· 12M55:拥有12缸65.7L排量,功率覆盖1716kW~2095kW,最大扭矩12500N·m,适配220吨~290吨刚性矿卡,可靠性高。

· 16M55:拥有16缸87.5L排量,额定功率3300kW,备用功率3600kW。适配260吨~400吨矿挖及400吨级刚性矿卡,终结了我国400吨级超大型矿用装备无国产动力历史。

M系列三大平台产品具有综合油耗更低、20000小时超长大修周期、零部件85%通用化率等核心优势。能够经受新疆-50℃极寒、西藏5000米高原、海南高湿环境考验。目前,已配套2000余台运营车辆,批量运行时间超24000小时。

2.H/T系列:宽体车动力王者,再攀高峰

在占据80%市场份额的宽体自卸车领域,潍柴H/T系列再度升级,不仅大修周期超过20000小时,同时拥有全球最高的本体强度设计,设计余量大于34%,有着更强的动力性、可靠性,适应新疆长距离陡坡运输。

WP14T采用全球唯一突破53.09%热效率的平台技术,匹配97.5%高效电机,树立矿卡燃油经济性新标杆。而WP15H、WP17T专为矿卡、矿挖而生。以配套130吨宽体自卸车的WP15H发动机为例,车速可提升6%,油耗降低5%。

远程诊断智能维保,维保零部件通用化率100%,维护成本低,拥有潍柴5000多家服务站的服务支持。

二、替代燃料动力:绿色革命,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区域,潍柴提供清洁的替代燃料解决方案。

1.WP17T甲醇发动机:开启替代燃料革命

发布会现场,一台绿色缸盖的WP17T甲醇发动机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产品解决了低温起动、腐蚀、机油乳化、早燃爆震等十余项行业难题,能为宽体自卸车提供长时间无故障运行的动力保障。在新疆、内蒙古等富煤地区,甲醇燃料方案的经济性尤为突出。

2.WP16NG天然气发动机:清洁高效之选

WP16NG发动机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适用于130吨的增程矿卡,最大功率为680Ps,峰值扭矩高达3000N·m,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优、运行安全等特点,为矿山提供经济且低碳的动力选择。

三、混动/增程技术:高效融合,节能新标杆

融合内燃机与电驱动优势,实现更高效率。

WP14T增程矿卡专用发动机凭借多项创新技术,成为矿区高效运输的核心动力。其最大功率达562kW(765Ps),峰值扭矩2900N·m,动力输出强劲,显著提升矿卡在复杂地形下的起步、爬坡和运输效率。此外,WP14T采用高强度曲柄连杆和钢活塞设计,通过严苛工况测试,可在-35°C至50°C极端环境及海拔5000米高原稳定运行,出勤率超90%,保障矿区连续作业,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理想动力选择。

四、纯电动技术:新质新动力,向电向未来

动力电池产品从电芯到PACK,核心更安全可靠,产品电量覆盖34kWh~1200kWh,支持600V和800V平台,系统循环寿命可达4500次,刀片电池技术应对矿山冲击载荷,完美配套纯电动装载机、挖掘机、宽体自卸车、纯电矿卡等工程机械设备,可为绿色矿山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潍柴纯电动力产品


五、从技术破壁到绿色重塑

当搭载WP17T甲醇发动机的矿用挖掘机在新疆准东煤矿掘起第一铲煤时,中国动力已悄然改写了矿山减排的方程式。

“打造矿山动力新标杆”,不仅是潍柴的目标宣言,更是中国高端装备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跨越。当全球矿山上跃动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心”,世界重工版图已被重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厚积薄发,征途向前!三一机器人召开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
2025年7月11日-12日‌,三一机器人2025年半年度经营会议及营销半年度会议于张家界新琵琶溪宾馆圆满召开。会议由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三一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徐鹏飞主持,三一机器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叉车项目总经理冯振礼,三一机器人AGV研究院院长翁艳,三一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服务部部监胡柱,制造、人资、财务等

0评论2025-07-158

柳工入选生态环境部企业ESG优秀案例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布“2025年企业ESG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名单,柳工凭借《智慧赋能绿色转型,构建制造新范式》的卓越实践成功入选。该案例系统展示了柳工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顶层设计与创新成果,尤其在ESG治理机制建设与绿色智能制造融合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同时,柳工Wind ESG评级跃升至A级

0评论2025-07-143

无人驾驶集群大作战!看徐工智慧装备PK湖北“高温大烤”
徐工智慧施工技术成套道路装备深度融合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与障碍物识别技术,如同为设备装上 “千里眼” 和 “最强大脑”,实现行驶路径精准规划与自主作业,将作业精度牢牢锁定在“厘米级”。更令人惊叹的是,通过智能管控平台构建的温度场和碾压模型,设备能实时感知沥青摊铺与压实需求,智能闭环调节碾压

0评论2025-07-143

跨洋越海,智创未来!徐工金轮履轰鸣启航,再拓东南亚
近日,徐工起重机械智能制造基地再传捷报,面向东南亚地区大型氧化铝项目的第二批智能化轮履起重设备,正式启程发运!这不仅是徐工高端产品的又一次国际化交付,也充分彰显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智”造实力,深度融入全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实步伐。此次集结出征的“钢铁兄弟团”阵容强大,涵盖50至500吨级多型号的徐

0评论2025-07-141

2025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发展大会:重磅推出行业首个挖掘机保值率等重量榜单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蓝图交汇的历史性节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值此变革之际,2025年5月15日-5月18日,2025年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隆重开幕,同期由铁甲网主办的共建新生态,新质向未来2025(第三届)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发展大会盛大召开,大会聚焦用户价值与产业升级,打造企业与用户的深度对话平台,并

0评论2025-07-135

汽油机油新版国标问世,润滑油行业迎来产业提质升级新节点
6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11121-2025《汽油机油》等三篇国家标准,更新并完善了石油化工产品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润滑油行业将再度迎来整体性质量提升的新节点。GB 11121-2025《汽油机油》新国标作为该标准2006版的更新升级,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的指导下,由中国石化石油

0评论2025-07-133

【bauma 2025】以技术为矛,持续突破国际市场:中联重科全球化全维度推进
中联重科以3840平方米 “极光绿” 展区、9大系列60余款标杆产品亮相bauma,从容展示中国企业从 “规模扩张” 到 “价值输出” 的质变。“我们用十余年时间,将欧洲市场从‘零认证’拓展至‘谱系合规’,技术溢价能力提升背后,是‘技术攻坚+生态构建+品牌深耕’的全维度推进。”2024年财报显示,中联重科海外营收突破233亿

0评论2025-07-1312

焊接机器人市场需求稳步上升,新能源汽车成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和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焊接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此外,钢结构、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对焊接技术的高标准与严苛要求,进一步推动了焊接设备市场的迅速扩张。 近日,广西首个焊接机器人项目生产基地——南宁(宾阳)立德机器人生产基地在宾阳县宾州产业园正式启用。 智

0评论2025-07-1110

AI+环保:新封神时代开启,四大领域迎来爆发机遇
当AI的算力注入环保的肌理,一场静默的产业革命正在绿水青山间奔涌。 青岛黄海海域,6万平方米的光伏阵列随波起伏。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电站的AI监测平台实时调整着板面角度,发电效率因海水冷却效应提升8%,年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相当于新增75万棵树木的碳汇能力。 这只是AI赋能环保产业的冰山一角。

0评论2025-07-117